作 者丨吴抒颖
编 辑丨张伟贤
图 源丨IC
今年上半年行将结束时,金地集团举办了一场股东大会。董事长徐家俊及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均到场。与同城另一家知名上市房企万科的股东大会相比,金地的股东大会规模较小,却更显精致。与会股东不过十几人,会场布置更像是一场座谈会,使得股东与公司管理层之间的交流更为深入。
金地集团,一家拥有24年上市历史的知名房地产企业,在2024年的业绩表现上出现了显著起伏。该年度,公司营业收入约为753.44亿元,但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却亏损了61.1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约788.54%。在这一年里,金地的签约总额仅为685.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5.39%,签约面积达到471.4万平方米,同比减少了46.25%。
亏损虽已显现,但金地投资者对此并无惊讶之感。当前行业整体尚在底部徘徊,众多房企业绩未现明显改善,金地亦然,业绩走势与市场同步。徐家俊在股东大会上发言,指出市场短期内供过于求现象依旧,行业调整尚未完成,未来道路充满艰辛与挑战。金地未来将持续对经营策略进行审慎调整,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合理配置资源,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力求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生存,并在后续的复苏阶段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对于这一规划,金地的管理层同样抱有坚定的信心。
偿债高峰已过
去年正值金地偿还债务的高峰阶段,但金地成功渡过难关,这一成就让投资者们感到相对安心和满意。
去年,金地集团成功偿还了总额约200亿元的公开市场到期债务,幸运地避免了公开违约的情况;到了2024年末,该集团的短期借款降至3.35亿元,较年初减少了37.27%;同时,应付债券也降至4.6亿元,同比大幅减少了83.06%。
曾爱辉,金地财务总监,透露道,截至2024年底,金地集团的整体带息债务总额达到了735亿元,其中,公开市场的债务约为30亿元以上。然而,今年剩余的公开市场债务仅为约5.6亿元,尚未偿还。偿债的高峰期已然过去。
徐家俊在股东大会上指出,2024年公司首次出现亏损,这对公司管理层来说无疑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期。当前,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阶段,金地在得到各方支持的情况下成功度过了偿债的高峰期,这充分展示了公司坚实的信用基础和出色的风险应对能力。
步入2025年,金地的销售额持续走低。到了5月份,金地签约的面积达到了23.8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期下降了51.92%;签约的金额为31.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52.07%。在今年前五个月,金地累计签约面积总计99.2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期下降了49.31%;累计签约金额为140.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52.36%。
尽管销售下滑明显,但是金地对此并不十分在意。
金地集团高级副总裁王南在分析中指出,销售量下降的宏观原因是整个市场持续走低。依据金地的数据,2023年9月,全国市场的热度仅为15%,创下了自2019年以来的新低;在一系列政策出台之后,10月份的市场热度上升至50%,而到了11月,热度大致保持在45%左右。今年春节期间,市场迎来了一波回暖,3月份的活跃度上升到了34%,然而这一数据仍低于去年同期因政策刺激所达到的高点。进入4月,市场热度再度下滑。“目前市场依然位于底部附近,尚未完成根本性的逆转。”
王南指出,金地公司新开发的项目数量有所减少,供应未能有效衔接,导致整体推盘速度有所减缓,进而影响了销售规模的持续增长。这种销售规模的缩减不仅受到市场整体环境的影响,还受到项目推进速度的调整和资源配置的变动等多重因素的制约。2023年,金地公司的月均销售额大约为60亿元,但自2024年起,月均销售额已降至大约30亿元。这也反映出我们对市场节奏的动态调整与战略收缩的结果。”
如何穿越周期?
今年,金地投资的停滞状况有望迎来转机,这一迹象已经显现。在年初的一次公开讲话中,徐家俊指出,2024年房地产领域的放宽政策对于提振市场整体信心和释放需求起到了正面影响,市场已有所恢复,一些核心城市市场呈现出回暖的积极信号,金地亦在这些核心城市重新开始了土地的获取工作。
今年伊始,金地集团在杭州、上海及天津等地接连获得土地资源,其部分项目采取轻资产模式进行拓展。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金地今年在土地购置方面的预算颇为充裕,然而鉴于当前市场环境,公司依旧秉持着相对谨慎和克制的投资策略。
徐家俊在股东大会上明确指出,目前阶段,确保财务稳定是公司运营的核心目标。金地集团将专注于核心业务,同时实施均衡发展的战略,重视投资的安全性。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础上,集团将灵活应对市场动态,合理安排投资步伐和资源分配,力求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稳健的运营状态,并不断积累长期价值。
徐家俊对行业未来的走向持某种看法,他指出,观察我国房地产市场在过去四十年的演变,多数年度都显现出供不应求的现象,而在某些年份,由于供应在某个阶段出现过剩,市场便进入了调整阶段。本轮调整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至今已持续超过四年,其持续时间与调整幅度都超出了行业过往的周期规律,因此从业者的心理压力普遍较为沉重。
徐家俊明确指出,金地公司持续坚信,我国房地产市场在将来仍将持续存在。
徐家俊在分析中指出,即便按照最保守的预测,未来10年至15年间,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年销售额仍有望保持在4万亿到5万亿元的区间。那时,我国人口数量预计仍将超过10亿,这样的市场规模在全球来看依然十分庞大。同时,它将继续作为我国经济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支柱产业之一。在众多新兴产业中,真正能达到如此规模的仍然屈指可数。
徐家俊指出,在行业格局发生变革的当下,房地产领域的结构优化是必然趋势。企业若想在这场变革中寻求生机与发展的新机遇,就必须紧跟市场动态和政策指引。
市场是否拥有需求并非关键,关键在于企业能否把握住发展的节奏,推出真正契合新时代人们居住期望的产品。作为一名在行业内耕耘二十余年的专业人士,我始终坚信,尽管行业内可能会有部分企业面临淘汰,但整个行业并不会消失,优秀的企业依然有机会跨越周期,稳健前行。徐家俊如是指出。
在股东大会上,徐家俊作为管理层的一员发表意见,强调金地管理层对公司前景充满信心。金地未来将继续谨慎地调整其经营战略,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优化资源分配,增强企业组织的抗风险能力,确保在市场周期波动中保持生存,并在市场复苏阶段实现持续发展。
SFC
本期编辑 黎雨桐 实习生郑莹莹
21君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