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罗伯特·科赫研究所于7月3日发布报告,指出在多个城市的污水样本中,再度发现了口服疫苗中含有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即通常所说的小儿麻痹症病毒。尽管目前德国境内尚未出现相关的临床病例或人际传播现象,但该研究所已对病毒在人群中传播的风险进行了评估,并认为这种风险正逐渐上升。
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指出,相关病毒已在德累斯顿、美因茨、慕尼黑以及斯图加特等地的污水样本中连续数周被检测到。这些病毒的来源主要是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中含有的减毒活病毒。
自1998年以来,德国全面废弃了含有活病毒的口服疫苗,转而广泛使用灭活疫苗。鉴于此,专家们推测,此次检测中发现的病毒很可能源自那些曾接种过口服疫苗的人群,尤其是那些近期从外国抵达的游客。这些个体可能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通过粪便将病毒排出体外,进而使得污水样本的检测结果呈现阳性。
罗伯特·科赫研究所强调,虽然罕见,但减毒疫苗中的病毒仍有可能发生变异,这可能会对未接种或接种不完全的人群造成健康风险。因此,该研究所号召在全国范围内强化疫苗接种工作,以防止脊髓灰质炎在德国出现复发。同时,它还提醒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和实验室,提升对相关肠道病毒的检测水平,并要求及时报告疑似病例,以便尽早识别潜在的感染者。(总台记者 阮佳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自2025年起归其所有。未经授权,严禁擅自复制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