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记者马倩报道:“全球范围内,对于华盛顿所采取的鲁莽且频繁的单边帝国主义行径,普遍产生了强烈的反感情绪。”在近期美国对伊朗核设施进行空袭之后,《外交政策》杂志发表文章指出。
6月19日,德黑兰,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广播电视台大楼遭受袭击,现场情况由此呈现。新华社摄影报道。
近期,多场国际公众舆论调查证实了这一看法。调查数据表明,全球各地人民对美国形象的看法显著下降。尤其是那些与美国有着长期友好关系的盟友国家以及周边邻邦,对美国的“好感度”急剧减少。
专家指出,美国的国际声望遭受重创,这体现了国际社会对特朗普政府所推行的“美国优先”战略及其所展现的霸权主义和强权行为的普遍反感。“全球目睹了美国声誉的自我破坏。”美国前驻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代表杰夫·罗宾斯如此评论。
全球对美“好感度”大跌
多项国际民意调查结果表明,自特朗普政府年初上任起,全球对美国的印象持续变差。特别是在墨西哥、加拿大以及欧盟成员国等与美国接壤的国家和盟友中,美国声誉的下降趋势尤为显著。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最近公布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在此次调查所涵盖的24个国家里,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对特朗普政府在全球经济、俄乌冲突以及气候变化等国际问题上的应对能力表示了“信心不足”或“完全不信任”。在这些国家中,墨西哥受访者对美国的不信任程度最为严重,高达91%,而瑞典、德国和西班牙三国受访者对美国的不信任比例也均超过了80%。
美国一家晨间咨询机构近期公布的民意调查显示,截止到5月底,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净好感度从年初的“+20”以上急剧下滑至“-1.5”,这标志着自2022年1月以来的首次出现负值。调查结果显示,在41个参与调查的国家中,有38个国家的民众对美国的好感度出现了显著下降。在特朗普政府于4月宣布所谓的“对等关税”政策之后,美国的国际形象进一步遭受了损害。
4月2日,美国决定对贸易伙伴实施所谓的“对等关税”。当天,在墨西哥索诺拉州的诺加莱斯市,一幅画面捕捉到了一辆满载汽车的大型运输车辆沿着墨美边境的公路缓缓前行(该画面由无人机捕捉)。新华社摄影记者李梦馨进行了拍摄。
尼拉数据公司于5月份发布的民调报告揭示,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净正面形象指数从2024年的“+22”大幅下滑至“-5”,而加拿大、墨西哥以及多数欧洲国家的民众普遍对美国持有负面态度。
英国华威大学的政治学研究员史蒂夫·邓恩指出,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美国及其特朗普政府缺乏可信度。美国战略通路咨询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杜大伟也表示,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多项政策使得美国显得既不切实际又不可靠,难以成为可靠的合作伙伴。
“美国的话在世界上一文不值了”
专家指出,自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在移民政策、外交关系、经贸往来以及国际治理等多个领域,持续向其他国家展现敌意并发起攻势民调显示美民众国家自豪感持续下滑,这一系列行为使得全球民众对美国的国家认同和信任感急剧下降。华盛顿阿拉伯中心的资深研究员查尔斯·邓恩强调,“美国优先”这一政策对全球的冲击既猛烈又深刻,已经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国际信誉。
特朗普政府频繁退出国际组织、撕毁协议,引发全球范围内的“关税之争”,其自私自利和霸权主义行径暴露无遗。在这层表象之下,隐藏的是美国以“美国至上”为借口,放弃承担国际义务的事实。正如诺姆·乔姆斯基、罗伯特·卡根等美国学者所言,美国已堕落为“流氓般的超级大国”。
特朗普政府在伊朗核问题上屡次改变立场,从宣称美伊“关系密切”有望达成协议,到突然对伊朗发动空袭;在国际合作领域,原本的互利共赢理念,在特朗普政府的话语中却变成了“所有贸易伙伴都在对美国进行剥削”;美国在国际公共产品上的投入,被视为“巨大的损失”;而《巴黎协定》的实施,更是让美国“付出了数万亿美元的代价”……
6月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重返华盛顿的总统官邸。新华社摄影记者胡友松记录下了这一时刻。
哈佛大学的经济学专家贾森·弗曼坦率地表示:“在当今世界,美国已变得对任何人都极为不可信。”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施蒂格利茨则强调,特朗普政府在处理俄乌冲突及全球贸易等关键议题时所采取的“交易性”态度,将长期损害美国的信誉,“现如今,美国的承诺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失去了价值。”
美国《政治报》欧洲版发文指出,美方对欧盟的评价诸如“糟糕”、“可悲”,并指责其成立初衷是为了损害美国利益,这些言论显著损害了美国在欧盟国家中的形象。此外,美国还对北约成员国施加压力,要求增加军事预算,并公然对加拿大、丹麦等盟友的领土产生觊觎之心。《日本经济新闻》则评论称,美国的外交政策中那冷酷无情的本质正逐渐被世人所识破。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国安副手本·罗兹强调,特朗普执政期间将国际交往当作勒索保护费的行为,这一做法已导致全球范围内对美国信任的严重流失。
世界进入“美国不再那么重要的时代”
美国形象迅速瓦解,其全球地位亦逐渐减弱。黄严忠教授,美国塞顿霍尔大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的学者民调显示美民众国家自豪感持续下滑,指出特朗普政府实行的“短视的交易主义”以及强硬的“美国优先”政策,正迅速削弱美国的影响力。
美国媒体普遍认为,特朗普政府对于其国际责任的背离,导致其作为大国的形象持续恶化。同时,人们开始意识到,美国不仅缺乏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意愿,而且也缺乏相应的能力。
美国及其西方盟友间的分歧愈发明显。以美国为首的G7集团内部矛盾加剧,共识难以形成,6月份的G7峰会摒弃了长期以来的联合公报发布惯例。据美国彭博社分析,“美国优先”的原则正在削弱G7的凝聚力,其影响力正逐渐减弱。加拿大作为本次峰会的举办国,其总理卡尼明确表示,即便是在美国西方盟友看来,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领导地位亦已转变为历史。
5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的白宫接待了来访的加拿大总理卡尼(位于右侧),在共同会见媒体之际,双方就“吞并加拿大”议题及关税问题展开了礼貌性的争论。当天,特朗普在白宫热情地迎接了卡尼。这一幕由新华社记者胡友松拍摄记录。
正如《先锋报》所言,在众多国家看来,美国正逐渐演变成一个“难以捉摸、傲慢且动荡不安的盟友”。瑞典前首相卡尔·比尔特在文章中提到,世界似乎正迈向一个美国影响力不再那么显著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