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女童游泳泡温泉后感染食脑虫昏迷!这究竟是种什么病?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最近

一名家长在社交平台发布的求助信息

引起广泛关注

该家长称

5岁的女儿曾于6月7日和14日游泳、泡温泉

22日

女儿出现头痛、低热、呕吐的情况

23日住院后陷入昏迷

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

27日女儿被检测出感染了“食脑虫”

情况十分危急

家长发帖求助

这到底是什么病?

为何如此凶险?

什么是“食脑虫”?

食脑虫又称阿米巴原虫,即变形虫的别称,它是一种由单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拥有多个种类。在这些种类中,福氏耐格里阿米巴、棘阿米巴和巴氏阿米巴更容易引发疾病。有家长在论坛上寻求帮助,其女儿经过检测后,结果显示感染了福氏耐格里阿米巴病原体。

阿米巴原虫的感染主要表现为皮肤和颅脑两类。一般来说,这种原虫侵入人体主要有两种途径。

农业劳动中,部分农民在田间劳作时,寄生虫可能通过皮肤侵入人体,导致感染。感染后,皮肤上会出现红斑,且难以康复。此时,可以通过皮肤活检来检测阿米巴原虫。然而,若感染时间拖延,寄生虫可能侵入颅脑组织,治愈的可能性将显著下降。

在江河、水塘中畅游或用受污染的水源清洗鼻腔时男童打水仗后感染“食脑虫”,寄生虫可能经鼻腔侵入大脑,迅速繁殖,引发脑部炎症等一系列症状。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来势汹汹,病情急剧恶化。起初,感染者会感到头痛、发热、恶心呕吐,随后病情迅速恶化,转为瘫痪和昏迷,最短时间可能在一周内致命。因此,在国际上,阿米巴原虫被称为“食脑虫”,带有恐怖的恶名。

食脑虫通常通过鼻腔进入大脑,引起脑实质损害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指出,在我国,食脑虫感染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病例,其感染几率极低,即便是一年之中,全国范围内也鲜少有病例出现。然而,这种感染在幼儿和青少年群体中较为常见。一旦感染,若虫体侵入大脑,死亡率极高,而且病情往往在发病后的短短一周内急剧恶化。

依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提供的信息,自1962年至2021年,美国共记录了154起由阿米巴原虫引起的颅脑感染案例,其中仅有4位患者得以生还。特别是在儿童患者中,全球范围内救治成功的案例更是寥寥无几。更为复杂的是,目前国际上用于治疗阿米巴原虫感染的大多数药物都是针对成年人的,而专门针对儿童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案则极为罕见。

病死率极高

易误诊

公开信息显示,若不幸感染福氏耐格里阿米巴病原体,其死亡率竟高达惊人的98%。

食脑虫感染症状_男童打水仗后感染“食脑虫”_儿童食脑虫感染治疗

王新宇指出,这种疾病在初期阶段很容易被误诊。最初,患者可能只是出现“发烧”和“头痛”的症状。许多人会被误诊为普通的病毒性脑膜炎或细菌感染等疾病。等到真相大白男童打水仗后感染“食脑虫”,已经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王新宇指出,鼻腔遭受温暖淡水强烈冲洗,是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若在经历“温暖淡水刺激鼻腔”的一两周内,患者出现高烧、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部僵硬等症状,甚至迅速出现意识模糊,应立即就医。同时,患者应主动向医生说明“我在近期哪个水域不慎将水吸入鼻腔”,以便对相关水域的水质进行检测,从而有助于进一步确诊病因。

野外池塘。图源:视觉中国

目前对于这种病症的治疗手段,其效果究竟如何?王新宇表示,国内已有救治成功的案例。医生们会依据患者的具体状况,采取多种药物联合应用、调节颅内压力等方法来拯救患者生命。然而,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及早发现病情、及时进行治疗。

据相关报道,在2022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接诊了一名患有阿米巴原虫感染的儿童。据医生所述,这名男孩在暑假期间,于杭州周边地区游玩并下水游泳,期间可能不慎呛水。回家后不久,他开始出现头痛症状。随后,他在医院接受了CT扫描检查,但检查结果并未显示出任何异常。数月之后,那名少年突然遭遇了痉挛、头部疼痛以及发热等一系列不适,于是他重返医院接受头部磁共振扫描。检查结果显示,他的颅内出现了一块类似肉芽肿的异常组织。经过手术切除该肿块,虽已排除肿瘤的疑虑,但脑内病灶持续扩大。最终,医院通过基因检测和其他相关手段,才确诊为阿米巴原虫感染。

幸运的是,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医生们大约两个月的悉心治疗下,这名男孩终于摆脱了生命威胁,重新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

该病例中的患者不幸遭遇了不同的命运。据悉,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以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曾经接诊了一名15岁的少年,他由于频繁在贵州家乡的河塘游泳,不幸感染了“狒狒阿米巴原虫”。从早期病变症状显现到最终抢救无效离世,整个过程仅仅过去了半年时间。

不干净的水

别让孩子碰

暑假来临,众多家长选择带着子女前往海滨度假或投身水中畅游。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负责人黄丽素指出,尽管感染阿米巴原虫的概率较低,家长们仍需提高警惕,尽量避免让孩子在未经过净化的河水中游泳。

除了阿米巴原虫,不洁水体中可能藏有曼氏裂头蚴、线虫等寄生虫。游泳时,人们难免会吞入水,此时寄生虫便有机会通过鼻腔侵入人体。为确保安全,建议孩子们使用鼻夹或保持头部位置高于水面,以减少水进入鼻腔的量。

图源:视觉中国

此外,摄入未煮熟的蛇或青蛙肉亦可能导致寄生虫感染。特别是在处理青蛙和蛇时,外表看似熟透,实则内部可能并未完全煮熟。若食用未煮熟的蛇或青蛙,则可能患上曼氏裂头蚴病。

黄主任指出,家长们需留意,若孩子出现肛门不适、牙齿或皮肤上出现白色斑点、持续不明原因的高烧等症状,可能已感染寄生虫,务必尽快就医。体检时若发现嗜酸性粒细胞数值异常升高,或肝脏检查出现异常斑点,应高度重视,并建议前往专科医院就诊。

图源:视觉中国

夏天参与亲水活动时,务必关注水质状况。据疾控专家指出,游泳池作为公共场合,人员众多,流动性强,潜藏着多种健康隐患。若在游泳时不注重个人卫生,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增加传染病的风险。常见的游泳后感染疾病及其预防方法有: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预防措施需注意:防止游泳池水流入耳道。若不幸发生入耳情况,应将头部偏向水面,并辅以单脚跳跃,促使水自然排出。切记不可用手或未消毒的物品掏挖耳内。游泳结束后若感到耳痛,应立即就医诊治。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采取防护手段:请自行准备毛巾、手帕等个人用品,保持手部清洁,避免用手频繁摩擦眼部,游泳时建议佩戴泳镜,若游泳后眼睛出现不适,应立即就医治疗。

咽喉炎

游泳新手在刚开始学习游泳的阶段,由于对游泳技巧的掌握还不够纯熟,可能会不小心吞咽泳池中的水,从而诱发咽喉炎。因此,初学者在游泳时需量力而行,一旦游泳后感到喉咙不适,应及时就医诊治。

足癣

防范措施包括:足癣系足部真菌感染的一种,一旦足癣患者踏入泳池,或使用过足癣患者使用过的拖鞋,感染风险便会增加。因此,建议个人携带专用拖鞋。游泳后若感到足部瘙痒不适,应及时就医诊治。

你在小河、池塘里游过“野泳”吗?

别再大意了!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内容,由AI一键生成,根据关键词和其他参数进行文章自动采集、加工、发布。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时效性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 XML地图
友情链接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石家庄市神兴小学 三门峡市农机农垦发展中心 永川行政服务中心 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 邢台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中心

关于站点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是长子县的一个重要媒体机构,主要负责新闻宣传和媒体融合工作。由原‌长子县广播电视台和‌长子县新闻中心合并组建,成立于2018年12月,标志着长子县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长子县融媒体中心位于山西省长子县会堂四楼,是长子县新闻发布和宣传活动的主要枢纽‌。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